十四五規劃下建材行業發展的四大趨勢
推動建材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,推進行業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。
2019年建材行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化解過剩產能成果進一步鞏固,經濟效益明顯提升,產業結構逐步優化。
2019年對于我國建材行業而言,成為建材行業新的發展元年。
2019年建材行業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化解過剩產能成果進一步鞏固,經濟效益明顯提升,產業結構逐步優化。 綜合來看,2019年建材行業整體運行較好,建材新興產業加快發展,產業布局逐步優化,但不容忽視的是,當前水泥平板玻璃產能過剩矛盾還沒有根本解決,總體供大于求的局面尚未改變,行業穩定運行的基礎并不牢固。全行業應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,堅持新發展理念,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堅持以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促新興、補短板、穩增長、調結構,推動建材行業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,推進行業加快邁向高質量發展。
在十四五規劃下,我國建材行業發展呈現四大趨勢。
一是環保性建材、環保家居產品備受青睞。近些年環保消費理念已經引發了消費者普遍關注。很多消費者在選購建筑材料時,首先注意到的便是建筑材料的環保問題。二是建材行業加速洗牌,創新求變成為企業發展主導方向。伴隨著眾多建材行業企業陸續上市,80后、90后新興消費者對傳統建材裝修自我定義,要想在這場建材行業新一輪競爭混戰中有新的發展和突破,建材企業必須在大浪淘沙中進行洗牌升級。 三是建材行業價格將進一步提升。國家宏觀戰略驅動下,材料成本、環保成本、物流成本、人工成本都被進一步激發,建材生產制造成本提升已經成為不可逆的事實。建材企業必須通過產品的提升、服務的增值、品牌的溢價去實現行業的全面價值提升。 四是微利時代來臨。隨著建材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,建材營銷市場不斷規范,建材行業業暴利時代已經過去,隨之而來的是進入了一個微利時代。從純利潤高達30%~40%逐步下降到全行業平均利潤約15~20%左右,有些建材企業的個別產品利潤竟然只有5%~10%左右。 來源:仁達方略